“黨史上的今天。廣東黨史微課堂,第十一期節(jié)目,我是主播……”從龍門縣城出發(fā),轉過幾條喧鬧的街道,進入龍城街道城西村,在這民風淳樸、風景宜人的村莊里,每天上午、中午和傍晚,村民們都能聽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大喇叭”里傳來新聞播報和美妙的音樂,F(xiàn)在,“大喇叭”還肩負起了宣傳黨史學習教育的工作,城西村掀起了黨史學習教育的熱潮。
當前,立足當?shù)丶t色資源稟賦,龍門縣扎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開好頭、起好步。連日來,全縣各地各部門紛紛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結合實際多措并舉,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掀起了黨史學習教育熱潮。
■以賽促學
擂臺賽點燃學習黨史熱情
“中國共產(chǎn)黨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是什么?”
“井岡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
近日,在龍門縣永漢鎮(zhèn)低冚紅色村勝利廣場上,一場別開生面的“學黨史·守初心·啟新程”龍門縣黨史知識擂臺賽正在開展,F(xiàn)場氣氛熱烈,加油聲、搶答聲此起彼伏。
在活動現(xiàn)場,選手們充分展示各自對黨史知識的學習成果和認識水平,并一同回顧了中國共產(chǎn)黨艱苦奮斗的光輝歷程,重溫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以來的輝煌成就等。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的激烈比拼和緊張角逐,最終,永漢鎮(zhèn)財政所隊的隊員們憑借出色的發(fā)揮,在6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奪得了整場比賽的當日擂主。
據(jù)悉,此次黨史知識擂臺賽是第一次在低冚紅色村舉辦。知識內容豐富多彩,競賽環(huán)節(jié)精彩紛呈,參賽者們從中學習到很多黨史知識。
這場別開生面的黨史知識擂臺賽還吸引了周邊大批村民和游客駐足觀看,觀眾們?yōu)閰①愡x手豐富的黨史知識儲備而喝彩,F(xiàn)場觀眾張文鵬深受比賽氛圍感染,他認為,黨史知識擂臺賽是一個很好的線下學習黨史的方法,對年輕人學黨史起到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記者了解到,龍門縣“學黨史·守初心·啟新程”黨史知識擂臺賽由龍門縣委宣傳部聯(lián)合縣委黨校、縣委黨史研究室、團縣委等單位組織開展,自4月1日正式啟動以來,廣受龍門黨員干部、群眾好評。
“在參賽對象方面,縣里提出,全縣各部門各單位派出代表隊伍參加,并為每支參賽隊伍拍攝錄制賽前風采視頻,增加參賽隊伍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目前全縣已有170多支隊伍報名參加!睋(jù)龍門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活動期間將通過日擂臺、周擂臺、月擂臺和興趣擂臺等方式,通過“日日打擂臺,天天抓學習”,達到比學趕超的目的。將競賽中的“求勝欲”和“沉浸體驗式”的愉悅轉化為學習黨史的“求知欲”和“獲得感”,助推“學黨史、懂黨史、用黨史”成為全縣黨員干部群眾的日常習慣和行動自覺。
此次黨史知識擂臺賽還加入了一個全民競賽環(huán)節(jié)——“黨史知識興趣擂臺賽”!包h史知識興趣擂臺賽很有意思,我?guī)鹤舆^來參加,不僅能讓孩子學習黨史知識,贏了還能領獎品!笔忻顸S先生開心地說。
記者了解到,黨史知識興趣擂臺賽于每天晚上7時至9時在龍門縣政治生活館開展,感興趣的市民可自行組隊參賽,每次有兩組及以上隊伍即可開賽,每輪競賽15分鐘。
圖1:粵贛湘邊縱隊雕塑。 圖2: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師師部舊址松齡圍內景。 圖3:低冚村的粵贛湘邊縱隊第三支隊展覽館。 圖4:80多歲的義務講解員洪金發(fā)在松齡圍宣講黨史。
■創(chuàng)新宣傳
用好身邊“活教材”講好黨史故事
日前,在麻榨鎮(zhèn)中心村的老榕樹下,老黨員張樂武正以生動樸實的語言向村里的孩子們講述東江縱隊副司令員王作堯開倉放糧、救濟村民的故事。這樣一場走心的情景式黨史學習課引得周邊村民駐足靜靜傾聽。
把課堂搬到樹下,打破空間局限,可提高村民及學生學習黨史的興趣和熱情!榜雎犃它h史故事,非常受感動。作為祖國的花朵,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家鄉(xiāng)的建設貢獻力量!痹摯鍖W生鄧寫意說。在課堂最后,張樂武說:“在新的歷史時期,每位黨員都有責任、有義務講好黨的故事,爭當優(yōu)秀黨員,將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
距麻榨鎮(zhèn)中心村近百公里之外的平陵街道山
下村,是遠近聞名的“紅色村”,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師師部舊址松齡圍就坐落于此。
“1927年12月27日,紅四師離開龍門路過平陵,在白芒坑休整,紅四師官兵夜宿松齡圍……”日前,80多歲的村民洪金發(fā)聲情并茂地向惠州產(chǎn)業(yè)轉移工業(yè)園的工人們講述紅色故事。聆聽完革命故事后,大家無不深受觸動,心潮澎湃!鞍酌⒖印t軍井’的故事讓我更明白為人民服務的意義。作為一名年輕黨員,在工作中要加倍努力、無私奉獻!饼堥T華潤燃氣有限公司員工吳衛(wèi)新聽后感慨地說。
洪金發(fā)在松齡圍義務當講解員已多年。近段時間,隨著龍門縣黨史學習教育的穩(wěn)步開展,作為講解員的洪金發(fā)自然肩負起了宣講黨史的義務。為此,他不斷提升講解水平,做好紅色歷史的研究員、紅色文化的傳播員和紅色家鄉(xiāng)的守護員,讓黨的光輝歷史常講常新,通過身體力行,潛移默化讓更多人了解黨史、學習黨史。
在龍門縣,像麻榨中心村老黨員開設“樹下大課堂”以走心、接地氣的方式講述紅色故事,以及白芒坑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組織開展“情景式”“現(xiàn)場式”黨史學習教育的例子還有很多。當前,為打通黨史學習教育“最后一公里”,在開展基層黨史宣講中,龍門縣更注重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為此,“創(chuàng)新+走心”的黨史學習教育正在滋潤黨員群眾心田,將紅色記憶、愛國情懷植入他們的心中。
據(jù)龍門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龍門正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依托,不斷創(chuàng)新宣講方式,通過挖掘身邊“活教材”、邀請基層宣講員主講等途徑,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打開基層黨史宣講工作局面,有力推動宣講從群眾“豎著耳朵聽”變?yōu)椤爸鲃由吓_講”、從“填鴨式灌輸”向“積極作分享”轉變,讓黨史學習教育獲得了春風化雨般的成效。
■組建隊伍
“1+10+N”宣講矩陣確保宣講全覆蓋
夜幕降臨,龍門縣政治生活館聚集著前來學習和參觀的市民群眾。講解員劉延萍領著他們走過一個個場館,講述著發(fā)生在龍門這片土地上的紅色故事。這已是她今年接待的第23個參觀團隊。
“只有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才能真正懂得黨的偉大、光榮和正確,才能不斷堅定永遠跟黨走的信念。”在劉延萍看來,重溫黨的歷史,是廣大黨員群眾汲取強大的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和實踐力量的有效方式,講好紅色故事、宣傳先鋒人物,幫助大家傳承和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優(yōu)良作風,進一步引導黨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對她而言是一項光榮的任務。
現(xiàn)在,龍門縣政治生活館是全縣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基地,里面設置了黨史廳、黨建廳、黨教廳、政治生活廳等。
該館依托紅色文化資源,通過史料、照片等生動還原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發(fā)展脈絡、龍門縣解放發(fā)展的歷史脈絡,展示了我國近年來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等工作的偉大成就,讓前來參觀的黨員群眾立體式地感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該館免費對市民群眾開放,為市民群眾學習了解黨史、地方發(fā)展史提供一個良好環(huán)境。
此外,為提高宣講工作覆蓋面和有效性,龍門縣構建了黨史學習教育基層宣講“1+10+N”工作矩陣,即1支縣委宣講團、10支百姓宣講團、N支各單位各行業(yè)宣講團。這些宣講團奔赴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各單位、各系統(tǒng)開展“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黨史學習教育宣講活動,全面推動龍門縣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